专访凡奇广告:从地产创意到平台赋能
0 0

如果一家广告公司,近十年来专注深耕一个行业,那它一定对这个行业有着最深的理解,也必然承受着行业起伏的所有波动。凡奇广告就是这样。从2016年成立起,他们就把“作品至上”当作信仰,扎根在地产领域。他们亲眼看着地产营销从“不差钱”的大场面,变成精打细算的圈层运营,再到如今全民刷短视频的常态。行业压力大了,他们也没固守老路,而是摸索着一条新路——让好创意能实实在在地支持好生意。


近日,今日广告特别邀约到凡奇广告总经理&创始人余春桂聊了聊,听听这家公司的创业初心、行业洞察与未来规划。



凡奇创意总经理&创始人 余春桂


——

选择地产,是热爱,更是战略聚焦


一家公司的基因,早在创始之初就已注定。对于凡奇而言,这份基因源于一对“美术与文案”黄金搭档的默契,更源于他们对地产广告那份“擅长且热爱”的朴素信念。


今日广告:2016年,公司为何选择从地产广告这个领域开启凡奇的创业之路?当时的行业环境提供了怎样的机遇?


余春桂:凡奇广告是2016年,由我跟我联合创始人,也就是我的合伙人肖剑锋,两人一起创业成立的。我本身是设计出身,肖剑锋是文案出身,我们原先是一家公司的同事,美术和文案向来是最好的搭档,所以2016年我们就一起出来创业。


我们为什么选择做地产广告呢?我觉得第一个原因,还是要做自己擅长且热爱的事情。因为我们俩原来工作时,就一直在其他公司做地产广告,在这个行业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比较热爱地产行业。


第二个原因,我们当时想的是聚焦一个行业,把它做好、做透、击穿。事实上也证明,我们聚焦房地产这个行业是成功的。我们把这个行业做得非常好,在整个行业有了非常好的口碑和影响力,甚至做到了全国口碑非常好、排名非常靠前的地产广告公司。


我们选择做房地产这个行业时,还是抓住了房地产行业的红利尾巴,这个行业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机遇。比如第一个,2016年房地产还是供不应求,整个市场非常好,资金也很充裕,我们当时做的项目多,月费高,利润也高,这肯定是带给我们的第一个明显机遇。第二个,因为行业好,所以公司发展也非常快速,我们很快就在这个行业做到了全国有150人的规模,有了广州公司、南京公司,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可能也是享受到了行业发展的红利。


今日广告:地产案例的创意呈现或营销模式,从2016年至今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您有哪些心得分享?


余春桂: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深耕房地产行业,从创业伊始就扎根于此,也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毕竟行业是不断变化的。


我觉得刚开始创业时,处于第一个阶段,可称之为“高举高打”。那时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极为充裕,我们非常擅长打造高举高打的创意,比如构思大创意、策划大事件、举办大活动,并通过媒体全方位、全面铺开地进行宣传,所有媒体全部轰炸。


第二阶段,更多地转向圈层营销与社群营销。这时你会发现,房地产更倾向于举办各类社群活动,如各种各样的沙龙,目标更为精准、小众,更注重与业主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相关联。比如有针对喜欢喝茶人群的社群,喜欢书法人群的社群,喜欢骑机车、户外活动、艺术的人群的社群。你看很多项目还在举办各种各样的音乐节、艺术节、爵士活动,其实这些都叫社群活动。



到了第三个阶段,现在主要是短视频与新媒体营销居多。我们公司现在明显感觉到,客户下单越来越多的是关于短视频创意怎么做,以及小红书、抖音直播、视频号怎么做等内容。行业其实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是随着我们整体的社交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因为媒体环境在变,社交方式也在变,现在我们更多地把时间花在微信、视频号、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


今日广告:房地产它的销售链路和其他的品类,比如说快消品这些日用的有什么不一样?


余春桂:房地产和快消品完全不一样。因为快消品的客单价都非常低,你去决策购买时考虑的成本不太高,会有冲动购买、信任购买的情况。但房地产是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宗生意,客户决策时考虑的成本会更高,决策会更加慎重。他们不可能看到一条广告,就点开链接直接购买。


对于买房人来说,他们要去买一个房子,首先,可能会大量收集房地产的知识和信息。这时候,线上的广告就有用了,最起码能告诉别人有房子在售。其次,他们收集到很多信息之后,比如会锁定一个区域、一个价格范围,他们会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房子都看一遍。这样一来,你怎样让客户在这十几个楼盘里选择你的呢?其实营销非常重要。广告只是起到引流的作用,能把客户引流到现场,让他们了解你的房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另外,买房子时圈层和口碑非常重要。如果身边的人买了这个房子,且对房子的好感度非常高,那么做圈层、做社群营销还是有用的。


还有一个方面,房地产是大宗商品,所以更加依赖渠道。渠道就像一个闭环,下面有很多中介门店,因为客户基本上都掌握在他们手上。而且买房子的人并非普罗大众,这些精准客户都在闭环和渠道手上,所以有时候房地产跟渠道的合作会比较多。


——

用品牌IP

让地产营销跨界出圈


对地产营销逻辑与市场变化的洞察,凡奇从不只停留在思考层面。


今日广告:接手保利湾区这个项目时,面临的核心挑战是什么?最初的创意灵感和战略核心是如何诞生的?


余春桂:这个项目有一个背景,就是我们当时接手做保利湾区的品牌时,面临的挑战还挺多的。我们做过很多保利的品牌,保利发展地产的品牌由我们负责,同时我们还负责全国各个区域保利品牌的打造,像江苏保利品牌、广州保利品牌、湖南保利品牌,还有湾区保利品牌。所以当时我们接手湾区保利品牌的时候,挑战着实不少。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思考2025年保利湾区的品牌该怎么做。于是我们决定给它打造一个品牌IP,所以策划了骑行品牌活动,这个活动今年会做,明年会做,后年还是会做,每一年都会持续开展,相当于我们为它打造了一个品牌IP。

当时我们决定做这个品牌IP,其实也和我们公司自身的资源有关。我们除了做常规理解的豪宅、改善、刚需等地产项目外,还做了很多文旅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有丰富的文旅项目经验。在做文旅项目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资源。比如,我们在惠州服务的保利金町湾这个海边项目,我们自己开了一家咖啡店;另外,我们现在自己投资了一个骑行品牌。所以,利用我们自身拥有的品牌资产,结合项目去做品牌赋能、打造品牌IP,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双赢甚至三赢的局面,我们的客户、我们公司,还有我们投资的品牌方都能受益。



之所以做这样的品牌活动,还因为集团地产的品牌主张是“我们挚爱的美好生活”,这个品牌主张本就是由房企提出的。而骑行活动其实能更好地体现“我们挚爱的美好生活”这一主张,它代表着一种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



今日广告:在这个案例中,觉得达到了哪些营销效果?


余春桂:这个案例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体现在品牌内容IP的沉淀上。我们推出的POLY GO这个主题还开展了联名活动。它沉淀成了一个很好的内容IP资产,可塑性非常强,而且延续性也极佳,每年春季地产品牌都可以借助这个IP品牌来举办骑行活动。


其次,这其实是地产品牌形象的一次跨界出圈。我们做地产品牌,但如今地产品牌更需要出圈,要结合当下更受欢迎的生活方式。这次活动除了地产圈的同行点赞支持,骑行圈、运动圈、户外圈,还有宠物圈,都有很多人参与并点赞这次活动效果非常好


 


最后,这次活动还能带动销售。因为很多客户参与了这样的活动,通过了解活动,他们很喜欢这种健康运动的生活方式,进而对保利这个品牌以及旗下众多在售项目产生了认知度和好感度。于是,他们也会去了解这些项目到底在售什么样的房子,地段如何,配套怎样,有哪些卖点,能提供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这其实吸引了很多客户到访。


今日广告:您如何定义如今凡奇的创意能力以及创意风格?


余春桂:我觉得第一个关键因素是作品至上。我和我的合伙人都是专业出身,当初创业开凡奇这家公司,更多是想要做出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公司有两条核心价值观,第一条就是作品至上,第二条是用心服务。作品至上意味着,不管做什么,首先要想着做出好的创意、好的案例,这种精神我们一直都没丢。即便行业形势不好,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月费越来越低,行业内卷严重,我们都一直鼓励伙伴们,一定要为客户想出更好的创意。首先,公司的文化和精神就决定了,我们更想做出更多更好的创意,这就是作品至上。


要说核心能力,我觉得第二个方面在于,我们公司整体还是偏向新锐的创意公司。无论是我们的设计,还是创意形式,以这次骑行的案例为例,很多内容公司和广告公司可能不会想到,自己作为广告公司还要去投资一个骑行品牌。而我们更愿意走在行业前沿,更愿意尝试一些新的变化,拥抱新的事物。所以,我们公司在创意、设计,以及整合自身资源等方面,都更想走新锐创意公司的路线。

保利金町湾x当潮生活集五一营销


第三个方面,可能确实是我们公司的基本功还不错,也就是我们的美术设计和文案水平还可以。这可能和我们两位创始人有关,我是美术出身,对我们公司的美术设计要求很高我的合伙人肖峰是文案出身我们俩一直站在前线,把控着公司的设计和文案,所以我觉得可能还是基本功比较扎实。


——

创意支持生意

是下一个五年的核心命题


通过保利湾区的项目,凡奇验证了自己超越传统广告的资源整合能力。


今日广告:2022年是一个关键节点,凡奇亲自下场做电商,创立“故里原香”和“曲家家具”。当时的考量是什么?


余春桂:2022年,我们尝试自己下场做电商,当时创立了两个品牌。一个叫“故里原”,“故里”就是家乡的意思,主要售卖我家乡的大闸蟹等产品。另一个品牌是“曲家居因为我们本来身处房地产行业,非常了解房地产行业,也懂室内设计、家装以及生活美学,而且我们有很多相关资源,于是我们就做了这样一个家居品牌。


今日广告:五年内加入广州4A,对凡奇而言意味着什么?


余春桂:我觉得第一个意义在于情怀和初心。我是2001年大学毕业的,当时来到广州,就是冲着广州4A的光环来的。那时候是2001年,广州4A发展得特别好、特别火,有很多优秀的公司齐聚。我们在大学的时候就看到了很多优秀的案例,对广州4A心生憧憬。有一天自己创业,开了凡奇广告,能够加入广州4A,我感到蛮感慨、蛮高兴的,我觉得是实现了人生梦想的闭环。


第二个意义是,广州4A的活跃其实给我们凡奇提供了很好的行业背书。广州4A这个金字招牌,在主席的带领下越擦越亮。现在凡奇是广州4A的成员,还是执委单位。所以当别人一听凡奇是广州4A的执委单位,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所以,我觉得还是挺感谢广州4A给我们提供的行业背书。第三个意义是,加入4A组织提供了很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今日广告:您观察到如今有哪些行业困境?下一个机遇会是什么?


余春桂:我觉得这个行业的困境大家都有目共睹、感同身受。第一个困境,我明显感觉到品牌方的预算在降低,费用越来越少,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不但费用少了,工作量还越来越大,这确实是行业面临的一大困境。第二个行业困境是,以前很多品牌都相信品牌的力量,但现在大家更多看重的是效果和销售。


说到下一个机遇,对于我们公司来讲,可能还是想更注重效果。以前我们可能只会给客户提供好的创意,但现在我们想的是要给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意,毕竟客户追求的也是生意。第一,我们本身就有好的内容;第二,加上技术,我们也在努力带动全公司的人去学习、应用AI。技术、内容,再加上整合跨界一些资源,比如艺术家的资源、生活美学方面的资源,让这些资源更好地为我们的项目赋能、助力。第四个方面就是新媒体,比如我们现在想帮客户做创始人IP和员工销售矩阵号,因为这些都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客户带来销售和客户。


今日广告:下一个五年,凡奇的目标是什么?


余春桂:未来的核心目标,就是“创意支持生意”。我原本是创意出身,开这家公司更多是出于情怀和初心。我们确实把创意做得很好,但公司的营收、利润和效益其实并不高,特别是相对于其他一些4A成员公司而言。加入4A之后,与其他成员公司交流,尤其是跟主席深入交流时,我受到的启发很大。出来创业,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把公司做大,提高公司利润,从而能给伙伴们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福利待遇和更优质的文化氛围,我觉得这其实是创始人最大的目的。


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完成了从创业者心态到角色的一个转变。我们想以后从一个创意型公司变成一个平台型公司同时,我们也会更多地整合一些优秀的创意人才,去孵化这些优秀的创意人才。因为很多优秀的创意人才其实不懂做生意、不懂运营,而我们公司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孵化环境


——

结语


与余春桂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广告公司的典型,又不止于典型。凡奇的故事,是无数中国本土广告公司的一个缩影——从热爱出发,凭借专业与聚焦在红利时代站稳脚跟又在行业剧变中,主动或被动地探寻新的生存法则。

条评论
阅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