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va;Lucy 编辑|Lucy
来源|今日广告(ID:Advertising_today)
近两年国内出现一系列如《小人国》、《自由图书馆》、《相信小的伟大》《理象国姜文篇》等电影大片质感的广告片,它们的完成度和质感都代表了近两年国内顶尖广告片的水准。这些大制作的背后其实都是这家公司——赤马传媒。
赤马创始人&董事长马骏在校时,学习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并没有选择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了一家制作公司,这份经历开启了他进入制片行业的大门。
在不知未来前景的情况下,马骏和另外两位创始人(大雷,韩墨)靠着一腔热情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在其中开辟了一条属于赤马的道路。
赤马,来源颇深,来源于赤兔马,“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是对赤马传媒的美好期许,希望赤马传媒在行业里面能够奔跑,跑出自己的速度,跑出自己的高度;同时赤也有红色的含义,红色是代表中国的一个颜色,也是一个很有力量的颜色,代表了赤马传媒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
在马骏二十多年的从业生涯当中,有许多印象深刻、有乐趣的回忆,他也为我们讲述了那些不同的经历是如何激励他与赤马传媒不断前行的。
——
追寻乐趣,不断前行
马骏告诉我们,最初踏入这个行业最大的乐趣是在路上,在拍摄的路途中体验每一处特色风情。再到一个TVC上线时,在电视上看到那是自己拍摄制作的,会体验到上线之后成果被大家看到的乐趣。
到中期,马骏所能体会到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完成作品,而在于做了一些不一样的事。比如在影片当中使用了一个行业里面比较少用的技术,像虚拟拍摄,采用新技术让作品更上一层楼,这种创新就是很大的乐趣。
到目前马骏不再亲身参与广告拍摄,转向公司管理,那么当下的乐趣就变成了如何让团队更加具有凝聚力,或是一个影片上线之后其中的产品被更多人知晓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
这些不同阶段不同维度的乐趣都让马骏从中学会更多,并带领赤马传媒不断地向前向上发展。20年的历程让马骏和赤马传媒共同积累沉淀、厚积薄发,拍摄出一支又一支出圈作品,从一众制片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杆。
赤马众多脍炙人口的广告案例都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不同品类风格的产品在赤马的创作下都能以独特的创意展现在大众的眼前。
《相信小的伟大》
十七年前阿里巴巴在杭州诞生,如今已经获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被无数人称为奇迹,而马云却说“因小而美,因小而伟大”。可见是每一个与阿里息息相关的人构筑起了这个生态体系的一砖一瓦,他们隐秘而细微,却无处不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悄无声息地提供各种便利与服务。
《相信小的伟大》这则广告片则取材于真实故事,而且是阿里巴巴集团专门为平昌奥运会准备的公益片,与代理商BBDO/PROXIMITY合作的整个制作过程中,赤马团队需要和真实的演员去交流,不断地协调每个人的拍摄状态,去挖掘和发现一些额外的惊喜。
此次宣传片基于“小”的洞察,跳脱了传统营销关注大人物的固定思维,短片中没有明星光环、而是让众多“小人物”成为镜头里的焦点和主角,放大真实的小场景,但也正是这些“小”人物更能打动人,让普通大众都能真切感触到小的伟大,引起我们大多数“小人物”的共鸣,实现情感的传递和转换。
短片重现并致敬“小的伟大”,也很好地体现了阿里巴巴一贯的普世价值观和独特的关注视角,使其品牌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得到了有效传递。
同时其背后艰辛的拍摄经历给了赤马更丰富的体验和经验去面对未知的困难。
《82年的雪碧》
赤马和奥美合作,用这瓶“来自1982年”的雪碧,来场经典call back,致敬当年的网络热梗。当雪碧闯入拉菲的调调里,繁琐的规矩显得毫无意义,吨吨吨一口82年的雪碧下肚,仿佛又回到了肆无忌惮的瞬间。
从设计上来看,在视觉上相比于经典款雪碧多了点“高定”味。致敬款瓶盖又变回了黄色,但采用的是鎏金色;暗绿与鎏金色交织的瓶身还印着“致敬1982”几个字。
这次官方玩梗的起点,其实就是基于雪碧对年轻人“梗文化”的洞察,回归到雪碧与年轻人沟通的初心——时刻与他们保持共振。
——
降本增效,打组合拳
在经历疫情危机后,市场环境大不如前,一成不变无法继续适应市场变化,如何在绝境中生存成为许多公司共同的难题,赤马同样在纷乱局面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口。
马骏信心满满的说赤马一直是一个相当靠谱的团队,一直以来发表了不少有思考有水准的影片,足够的专业水平是赤马传媒长期建立品牌的最大优势。其次,赤马一直在创新。在2016年成为中国第一家新三板挂牌高端TVC影视制作公司,此后也逐步运营自己的生态,投资相关产业链,比如说器材公司,特效公司等,包括和海外的十几个国家展开合作来形成国际化的布局。只有创新才能给客户带来最大价值,只有创新才能长期在这市场当中不被淘汰,马骏表示。
那就不得不提赤马在四年前开发了一套YOHA系统,与其余企业管理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垂直于广告行业的新设计,具有极高的专业性,精准解决痛点,堪称最懂广告行业的SaaS。
数字化管理所传递出来的高效与专业感,也正是所有企业在风云变幻的时期里,想要找寻的信赖感。赤马创造性的使用这样一套大数据来运营企业,做到了真正的降本增效。
对于降本增效这个概念,马骏认为真正的降本要打组合拳,既要从用户理念出发,帮用户省钱。又要从自身行动中去履行,用行动去稳定成本,像前面所提到的YOHA系统(这里需要提到另外一位Yoha创始人韩墨,从一位导演转型成一位优秀的产品总监),赤马传媒认为要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毕竟时代更替会出现新的运作模式,顺应时代、适应时代才可能领先时代。
——
原创是第一要义,内容激发共鸣
当下顺应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求,短视频横行网络,十几秒简短吸睛的创意内容足以吸引大批用户;而长视频作为具备很强的情节性、立意性、知识性的创作形式,需要更加复杂、多样化的内容和布局。但无论是更注重分享性的短视频还是更关注内容深度的长视频,真正能刷屏的内容它背后最重要的一定是共鸣。
01 拥抱技术迭代,坚持原创
视频广告市场发展日新月异,更多的新技术被运用到视频广告当中,VR、AI技术为广告带来了新的发展。通过各种算法和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的、智能的用户画像,并结合人的智慧传播对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洞察,制定智慧的传播战略和策略,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千人千面”的程序化创意。
面对技术对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马骏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技术其实只是一种工具,利用新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需要正确的对待这项技术,要带着敬畏之心,例如AI出图,涉及版权、原创抄袭等一系列红线问题,需要创作者谨慎对待,无论作品质量如何,坚持原创是前提。
太依赖于技术会存在被它驯服的可能,目前技术也并不是完全成熟的状态,需要创作者警惕技术陷阱。
但时代是一个慢慢往前推进的车轮,顺应时代、拥抱技术是大势所趋。在利用新技术抬高作品层次的同时重视内容与创意,坚持本位,这是赤马一直所秉持的原则。
02 回归本质,回归内容
当下用户习惯于碎片化的阅读 ,用户注意力成为商家抢夺的珍贵资源。一支长视频要成功触达目标用户群体,该如何制定方向?对此,马骏提到了“共鸣”一词,真正抓取用户目光的广告片是拥有能够引发用户共鸣的优质内容,好的广告片除却技术所加持的光环,更应该回归本质、回归内容。
马骏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片子没有复杂繁琐的情节,仅仅讲述了一对父母应留学生孩子的要求现场拍摄了一段番茄炒蛋的做法视频发给孩子,这位学生按照教程炒了一份给同学品尝的同时突然发现他发信息的时间在英国的下午其实是中国的凌晨两三点。广告片到这里就让观众豁然开朗,父母的爱藏匿于日常,不管几点,你有什么需求,你需要我,我就支持你。这则广告片从父母的爱这个角度,通过番茄炒蛋这道最简单家常的菜来体现,日常温馨,瞬间引起观众的共鸣,获得广泛好评,这就是一支成功的广告片。
结语
对极致品质的追求有执着的信念,这是促使赤马不断推出好作品的理念,一步步去做好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努力超越自己的作品,真诚对待每一位客户和每一支片子是广告制作所要坚持的方向,也是中国影视制作行业崛起的原因。
专访对话实录
今日广告:您认为在过去公司的作品中最难的是哪一条?当作品出街时,您最大的期待是什么?
马骏:其实每一条都有它的挑战。做影像是没有标准的,可以好,可以更好,可以好上加好,没有终点。无论是客户对影片的要求,还是我们自己对影片的要求都可以没有上限。
我自己经历的项目可能是2014年,当时是去西班牙拍片,第一次去欧洲,感觉到存在太多的文化和工作习惯的差异,比如在中国我们可以拍16个小时,西班牙可能超过10小时就开始算超时费,且非常贵,甚至加一瓶水,或者加一根数据线,都需要加钱。在一个剧院里面拍摄,比如八点钟剧院所有电全部关闭,完全和我们在中国拍片的弹性制是不一样的。
然后我们在拍完之后又遇到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拿着素材回来赶紧要剪片。但是因为我们转账给西班牙其实需要时间,当地的合作公司就不给我们素材,只有钱到了才可以。怎么办?我就做了一个非常没有下限的事情,把我的护照给了那个他们,当“质子”,让我的小伙伴先拿着素材回去。这些事情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发生的。
最后这片子出来非常非常棒,是一个故事性微电影,但这个事情其实应该是永远不会忘。这是我完整经历的一个片子当中,算是难的一条,团队的期待是好好睡一觉,当时另一位创始人韩墨72个小时没有睡觉修片子。但是出街之后其实你会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因为好评如潮。
今日广告:面对短视频赛道的强势发展,赤马有哪些案例可以分享吗?
马骏:我们其实没有做短视频,有很多客户问过我们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热的赛道。但是每个公司有自己的基因,我们的基因,我们的人才,可能目前是做内容,我们在品牌广告更擅长。当然我也是短视频的爱好者,短视频很精准而且转化很高,这对整个中国的经济是有帮助的一件事情,我很尊重短视频赛道的伙伴。
今日广告:相比较于影视制作,您认为广告的制作更注重什么?
马骏:广告最重要的是要为定制广告的人或者品牌去负责,电影、电视剧要负责的是你的受众,让更多人去观看,那是他的诉求。而拍广告是要把产品卖点给拍出来,把特色拍出来,有很明确的导向。
诉求决定了拍摄的维度,电影、电视的制作方面,影片故事要讲好,演员要在线,演技要在线,我觉得这个是比较重要。广告拍摄,你要把产品的故事讲好,或者是把产品的功能讲好,并且把品牌精神讲到位,这个是我们要注意的。
好的影视剧和好的广告也有相同点,比如说光影调性,电影电视剧和广告演员的表演,摄影的稳定性,包括影片的质感,以及色彩。这些东西应该是类似的,只是在里面的重点不一样。
今日广告:介绍一下赤马的团队组成?
马骏:其实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几个角色有监制、制片、管理部门。监制是工作内容是对接客户,了解客户需求。保证影片质量的一个角色需要比较多的经验,我们公司还有大量制片。制片就是执行,比如说找最合适的演员、最合适的场地和合适的器材等。这几个角色是常规的组成,但我们还有不同的方面,我们很重视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包括我、我的合伙人。我们有各自的分工,比如说负责采购、负责对外,像我现在做一些pr的工作或对接客户,那这些角色都是我们赤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